NFT News
Quick search
More about NFT…

NFT(Non-Fungible Token), 市 場上大多譯作「非同質化代幣」,是構建在區塊鏈技術上運作的創新科技產品,本文只會聚焦在從市埸商業角度去調研 NFT 的定位和功能,而不會涉及 NFT 和區塊鏈之間結合的技術範疇。簡單來說,NFT 和市場上熟悉的其他加密貨幣是同一類別的財金工具,但在概念上則剛好相反。比特幣( BTC)、以太幣 (ETH) 等加密貨幣被稱為「同質化代幣」,是因為每個同系代幣都是彼此沒有不同,可以互相替代,提供一樣的功能,並同時可以被分拆。例如一個比特幣可以被分拆為四個 0.25 個比特幣然後賣出。而 NFT 則具備與上述代幣完全不同的特性,每一個 NFT 雖然也可以視為一個幣(Token),但它是獨特而不可被替代,且不可被分拆。
也就是說每一個NFT 是獨一無二的,不可以用一個 NFT以等值去替換另一個 NFT,因為它背後是綑綁著一個完整並且不能替代的數碼資產擁有權,故此不能把一個 NFT 分拆出售。但在運作上亦可以透過有另一種模式,令那不可被分拆的 NFT 擁有權可以共同擁有。例如一項數碼資產的價值高至當由單一買家整個買下來的風險太大時,那便可以把一個擁有權分拆成為由多個 NFT 共同擁有,每個 NFT 擁有指定部分的擁有權,當所有有關的 NFT 合併起來時便成為一個完整的擁有權,但必須注意是所分拆的是資產的擁有權而不是一個 NFT。
因為有這樣的特性,在掌握 NFT 的重點時,應該將焦點放在「擁有權」的功能上,而相關的數碼資產買賣是由這個功能所帶動。
在整個應用於 NFT 的概念上,主要是因為建基於區塊鏈的去中心化、不可被修改和設定智能合約 (Smart Contract)的技術,確保了虛擬數碼資產的擁有權所屬和利益分配的機制。雖然實物仍然需要可靠的人或機構保管,但這能夠以數碼資產的方式同時並存和發行、持有和交易,可以解鎖更多的應用場景。
在此必須再同時強調,NFT 所涉及的只是數碼資產擁有權,與實質資產完全無關。所以與其形容它是一枚「代幣」,倒不如以「證書」來形容 NFT 更為適合,證明某人持有某「數碼資產」的擁有權。而這些數碼資產可以包括數碼視覺藝術品、影音檔案、乃至 Twitter 推文這類屬社交文字的「歷史文案紀錄」。

1.可追溯性 因為資料記錄在區塊鏈上,所有人都可以查詢 NFT 的出處、發行數量、轉手紀錄、是否經過第三方單位驗證等資訊。
2. 防偽性 在網路時代,影像、音樂創作並沒有原版、真跡的概念,由於複製太便利,這些創作缺少稀有價值,也受到盜版、侵權的威脅。NFT的功能就像是一個「數位鋼印」,確保消費者在網路上購買的虛擬產品是正版的,維護產品的稀缺性與收藏價值。
3.跨平台的延續性 假設今天在一個音樂平台購買了一首歌曲的版權,不會因為唱片公司或者原本的平台倒閉等因素而無法繼續使用該音樂,NFT 可以在任何拍賣所中交易,購買者除了能真正擁有使用權,日後脫手也容易。

首先看一些市場先行者的例子,從媒體開始,比如時代雜誌《TIME》和美聯社等,很早之前虛擬營銷概念還沒有在全球範圍內火起來時,已經開始嘗試使用網絡渠道,大家已經意識到區塊鏈技術的出現,將會成為拓展數碼營銷和升級迭代的劃時代催化工具,很多企業都開始通過發行 NFT 或類似概念的代幣來試水溫。其後像麥當勞這樣的大眾消費品公司也開始參與其中,因為從市場上看到 NFT 是連接 Z世代的有效手段,而且年輕一代對於這種去中心化技術以及它產生的數碼物品或權利的認知和共識程度非常高。
其次如奢侈品時尚公司等就更不用說,比如 LV、Gucci 很早就推出了虛擬網絡運作遊戲作為探討的第一步,而大眾消費公司和奢侈品時尚界之間還漸漸出現一種合流的趨勢。
Nike 收購並合併了以發佈虛擬 NFT 球鞋著名的領先數碼時尚工作室RTFKT 便是一個典型例子,此舉亦引起市場一波熱潮。在企業營銷方面,無論是NFT 還是虛擬網絡運作,都已經漸漸成為一個非常好的營銷新利器,同時帶來一個完全嶄新的數碼商業世界。
而對創作者或發行公司而言,以往因為數位商品發行後容易被複製,創作者難以獲得應有收益。而商品以 NFT 發行後,購買即代表獲得擁有權,日後也可將商品轉賣,投資者也會有更大誘因去付費購買。創作者如果想更進取的話,甚至可以在 NFT 的智能合約中設定,當商品再次被轉售時,原始創作者可獲得某比例的版權回饋,從所有的二次銷售中獲得一定比例的分潤,這樣一來即使商品售出,創作者還是可以從未來的每次交易中獲利,而在傳統的藝術領域,藝術家通常無法從二次銷售中獲得分潤。



做 NFT 營銷最簡單快捷的方式之一,首先可以從過去的企業資產中查找一些有足够能量成為獨當一面的產品進行創新的設計,然後再去找 NFT 平台合作營銷。從根本來說,還是要回到怎麼去創做一個智識產權 (IP:Intellectual property) 的問題,比如怎麼先去思考世界觀設計,怎麼完整規劃自己未來的「場景」,再一步步踏進虛擬世界專區。
隨著虛擬網絡營銷常態化的到來,任何一個行業都要面對一個 IP 化存在模式的現實,否則就要被未來市場邊緣化。在這個蛻變的同時,除了價值觀之外,企業必須同時要有世界觀,這是現在一個投資項目想要成功進入虛擬網絡運作時需要具備的基本條件。從流程化去看,每一個項目必先要創造一個小世界,而在這個世界的運轉邏輯是甚麼?設定是甚麼?這個世界跟別人不一樣的地方是甚麼?那便是這個項目的世界觀。
目前的虛擬網絡運作正在構建一個顛覆性的特質,就是在當中所涉及的數碼資產,必然會是 NFT 化,才可以具備可攜性,即是說在某一個平台上擁有的數碼資產不會因為要離開就要放棄,那些資產是可以被帶到其他平台交換或者賣掉,這是最基本的區別。
目前在電子平台上所有的物品都只能在該平台內有效使用,是帶不走的。故此各個數碼虛擬平台之間,唯一只能通過 NFT 產生價值和確權。
試舉一個假想例子,當一位政要在一個社交平台上發表了一段重要講話,不論是文字或 video,從歷史及收藏角度而言,理應在百年之後,都會像是手稿和親筆簽名信般,擁有很高的價值。但是與手稿、親筆簽名信這些實物不同,這個版本本身是虛擬的,沒有實體存在。

那麼它的擁有者應是屬於講者還是發放的平台,甚或是屬於國家財產?利用區塊鏈技術的 NFT 正正針對這類「數碼資產」,提供了一種市場解決方案,釐清某單一「數碼資產」的擁有權,而其「價格」則由市場判斷的價值所釐訂。
NFT 之所以強大,是因為可以結合區塊鏈上的其他金融工具,因為去中心化的設定,任何人都能發行、擁有和進行交易。因此,使用者與 NFT 的互動效率顯著高於傳統平台。就像數碼貨幣的支付效率高於傳統支付一樣,交易無邊界和轉帳方便使得 NFT 的流轉效率高於傳統途徑。